「爸⋯太冷也會睡不好啊,何必呢?」
老人家,唉⋯就是不聽啊
在古中醫裡,白天陽氣走表(表=皮膚、頭面、手腳),我們手腳就有力氣活動,腦袋有足夠正氣工作;但晚上陽氣要走裡,到體內的五臟六腑,做「裡」的氣血代謝的整理
如果晚上要睡覺,為了鍛鍊身體不怕冷,你的正氣(陽氣)就會被迫走到皮「表」,因為一個人的正氣量是有限的,那「裡」的正氣就會不足,就沒辦法好好整理「裡」的氣血及代謝了
所以晚上休息時,真的太冷,不要硬撐,開個暖氣吧!溫度在一個不會手腳冰冷的狀態,正氣能安然走回「裡」,人會比較可以睡得沉喔!

——古中醫的表虛是什麼意思?——
古中醫是以陰陽做辨證的區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是「分表裡」
也就是古中醫辨證的第一步驟 #找病位
「表」包含了頭部、手腳及皮膚,所以怕冷怕熱或皮膚病,都算病位在表
所以病位在表,要先看是表實還表虛(但幾乎都是表虛為本)
所以很多人的體質,不是易怕冷就是易怕熱出汗,嚴重點又怕冷怕熱,基本上已經代表有 #表虛問題了
如不處理,表虛越嚴重,表虛相關症狀也會加重,所以久了加重了
關節就容易酸痛、手腳越趨麻或無力、頭也會從輕微的頭脹變成頭痛
這些都代表表虛越來越嚴重
但在主流醫學裡不一定有病名,它最常會被歸類為 #老化,但古中醫卻有處方處理這種症狀,讓它得到改善
(這是《傷寒雜病論》原文寫的,不是我自己亂說的喔)
所以你說古中醫可以養生保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