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喜歡這篇文章😊按下列按鈕分享給朋友

這樣開處方,換幾個醫師都根治不了


這樣開處方,換幾個醫師都根治不了

我常看到這種辨證用藥,相信學醫者不陌生
頭頂痛、厥陰頭痛👉🏻吳茱萸湯
陽虛水泛+頭暈👉🏻真武湯

這辨證非常有瑕疵,而且也不夠嚴謹

首先要認知到,專業的辨證用藥
中醫跟西醫一樣,有一些資料或數據
是「確診」用的

在西醫裡,比如一個人頭暈乏力,臉色蒼白
這都是「考慮」貧血的症狀
真正「確診」貧血
還要查CBC中的紅血球數跟形狀大小
自體免疫類的貧血
還要看WBC或血小板凝血狀態
以上的CBC條件附合才是「確診貧血」

古中醫也是需要這麼嚴謹

頭頂痛你只能「考慮」厥陰頭痛
但不能考慮就直接給藥啊!
你沒確診嘛
確診依據是什麼?
《傷寒雜病論》的原文要求啊

所以厥陰頭痛用的吳茱萸湯
你看它原文有要求頭頂痛嗎?

沒有
那它要求什麼條件做確診
「乾嘔、吐涎沫,頭痛者」
還有它的八綱要符合「厥陰病」要求
(因為這處方就是放厥陰的)

所以你要確診兩部分:
1. 頭痛又嘔吐
2. 依原文,厥陰病要有陽虛的四逆+自痢外
還會有陰血虛的熱症
寒熱並結的結果,勢必上熱下寒

所以你要符合:
✅頭痛
✅噁心嘔吐
✅四逆(厥陰陽虛)
✅大小便自痢(問我為什麼打屁股,三陰病原文歸納一下)
✅咽乾(厥陰陰血虛必備症,一樣歸納原文的結果)
✅上熱下寒(厥陰)
(這還是頭痛的局部用藥而已,還沒算確診後要結合看患者的整體,有其他病位,還要考慮找治根治療,整體觀避免副作用問題⋯等,這些在線上課再教,篇幅太長先講到這)

 

現在的人中藥處方開出個短效很棒
拉長時間治不到不再複發或副作用出現
問題就就在於
你就一個「頭頂痛」就開方
不用確診原文其他要求的嘔噁
也不用確認厥陰的八綱是否符合

以上6點都符合,才能「確診」用吳茱萸湯
也只有這樣用藥
最精準,用藥效果最好、最能避免副作用

反觀現在的中醫課,有多少對照原文在確診?
看到網路上不管是不是醫師
都是被教成「頭暈+陽虛水泛=真武湯」
頭頂痛=吳茱萸湯
我現在沒事不敢亂看中醫group
覺得醫聖張仲景在世應該會看了也氣虛了

同理,真武湯在原文中,沒寫陽虛水泛
後世醫家創了一個詞,以為後人好懂
結果陽虛水泛是什麼?
你們google看看就知道
沒有原文要求的腹痛
不用對到少陰原文確診的症狀⋯
要求卻是後世著重但原文沒要求的舌淡白滑
這都不是依原文確診了
又怎麼會把原文處方用到精確?

所以如果要改善古方的運用能力
務必以原文為依據,做跟西醫一樣嚴謹的確診動作

這也是為什麼我教的學生,體質調好後
只要生活好好顧,大多是不太再「復發」
也不會有副作用
(除非調好體質後作息飲食亂來)

其實治標沒有不好,你願意反覆發作
願意承擔副作用延伸的新病症,那是個人選擇
但如果是想精進醫術,甚至推廣中醫
只能說,現在本科教的處方都這樣背
真的不太行

記得!
你可以有很多「考慮」
這考慮往往有些是醫師的經驗
但「不要以經驗確診」開藥
唯有「原文才是醫聖對古方的本意」
唯有原文是最後確診的依據

最後我真的要再稱讚一下
西醫之所以是主流醫學
在確診這事上
真的是我們中醫應該好好學習甚至參考的
(開一個專門確診的科不是很好嗎?搞什麼依西醫分科?中醫核心概念就是整體全科,硬分科又要把中醫搞四不像了,唉~)

所以我常跟學生說
古中醫要用好是邏輯問題

這篇寫起來有點氣
但真的希望中醫本科或醫界專注回到醫聖的原文要求吧

停藥就復發表示沒有根治
已經困擾很久的話建議還是找醫師學生處理吧

✏️ 延伸閱讀:【甲亢也可以不開刀的!中醫怎變成「治得好就是騙人」?】

————————————

🔺古中醫體質自療師認證班線上課👉 詳情請點我

🔺上完就能吃對東西的食療課👉 詳情請點我

🔺俏女巫新書看這裡👉 購書連結

🔺爬文搜尋

❤️食療x養生line社群👉🏻https://bit.ly/3G4eFpC

❤️客製化個人養生諮詢👉🏻https://bit.ly/3MBjisV

//

本粉專以古中醫教學為主

專業的古方運用在課程中會詳細教學若有相關需求,請報名課程學習專業處方切勿自行投藥,以免加重病情的複雜度喔!
好喜歡這篇文章😊按下列按鈕分享給朋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