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我們這種工程師,很多乾眼症很嚴重,人工淚液、眼藥膏都沒用,最後類固醇,葉黃素魚油都在吃啊!」
「你有吃枸杞菊花嗎?」
「有啊,吃了有好個3成吧,但只要一喝枸杞菊花,晚上就起床尿尿,太麻煩我就沒吃了」
每次參加喜宴,只要同桌有不認識的
都很容易聽到別人的健康故事
對於曾是嚴重乾眼症到人工淚液點了撐不到5分鐘又要點的我來說
總是想開口幫忙,又怕被誤以為推銷
只好回來粉專碎唸了

大學時期因為結膜炎,順道診斷出先天乾眼症
當時對愛漂亮的我來說真是晴天霹靂!
人工淚液點完,撐不了多久
眼睛會乾到一眨眼就太乾太痛
像眼球被皮在磨的感覺
每幾分鐘就得滴,一天用掉一整瓶
但那時眼科醫師又叫我不要太常滴
身體習慣會有抗藥性,以後會更沒效
後來只好盡量戴眼鏡
順便擋風,不然吹到風有時眼睛都張不開
也因此順利成為需要男生接送的公主病患者



(可憐的是大學也沒因此異性緣比較好,為何?!)
這樣的困擾
一直到20多歲學習中醫,自己會用藥
乾眼症就在體質調理後,默默的全好了
不但不再需要人工淚液
隱形眼鏡不小心戴著睡過夜還戴了2天
居然只是拿下來比較乾不好拿
但完全不乾所以根本沒發現一直戴著隱眼啊
(這時我才發現,原來正常眼睛是可以一直戴著?難怪有人會忘了自己正戴隱眼)
但仍不建議仰仗眼睛不乾就一直戴著隱眼

古中醫是完全依醫聖張仲景的著作
《傷寒雜病論》的陰陽六經去辨病
原文不以五行分辨
以陰陽(八綱)及六經把人體疾病做區分

可見眼睛問題一定要考慮從少陽病治
所以身體有少陽病時
眼睛津液水份不足而乾,就是乾眼症
如果像我那時乾得嚴種,熱也會等比嚴重時
這時的熱症變成炎症
很可能就是結膜炎了

陽明病:「身熱煩渴,目痛鼻乾不得眠」
陽明病是少陽病加重的病程
以前我們說過一個古中醫很重要的公式




(這公式很重要,最後分析乾眼症適合食材會用到)
陽明病既然是津液水份更少
熱症自然更重
所以一般來說,古中醫治乾眼症
只要檢查確診是否少陽陽明病
確認是少陽陽明病,我們從這裡著手
其實並不難治
(像我以前確實是少陽陽明病比較嚴重,從這兩部分去治就能治好了)
但是這裡一定要注意一個常犯的用藥錯誤
就是 #運用清熱藥治乾眼症
因為現在後世的中醫
幾乎是著重五行及寒熱
在治熱症炎症時,第一個想法就是 #清熱
但醫聖的古中醫原文治法不是清熱(處理陽氣分)
而是治津液水份的不足(處理陰血分)
因為整本《傷寒論》的重點就是在講
先有津液水份的陰血不足_才會造成病的移轉加重
所以寒熱的表現是津液水份太多太少的結果
以前我也常寫文提醒治標一定會出現副作用
而菊花色黃質輕、枸杞色紅
都是走上陽分的清熱用藥(眼屬上陽)
用久了,正氣會虛掉,自然是會出現副作用
(只是副作用通常是依體質哪虛就表現在哪,如上例出現夜尿,那就是下部陽氣分虛掉的表現了)
(補充:如何預測食藥材副作用有哪些?
請點我)

如果問我,我會推薦的是秋葵或山藥
這些都是偏 #上陽或半陰半陽部位補液的食材


眼睛屬上陽分
少陽屬半陰半陽
食藥材白色或淺色系,都走上陽分
青綠色走半陰半陽
所以可以先挑出白、或淺色、黃青綠色食藥材為目標
(像少陽病常用的黃芩,就是黃黃綠綠的)

陰血分成「精津液」三種
其中的陰液是指人體為身體機能運作正常所需要的陰液
比如膽汁、胃液、蠕動消化需要的腸液⋯
看成人體運作的潤滑劑也不為過
眼乾,代表眼部的潤滑劑不足
代表陰液不足
以前分析過原文中
醫聖用來補液的藥,都是 #黏稠類藥物
黏稠質地
再結合顏色要黃綠色、白色、淺色系
那麼秋葵跟山藥都算是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