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喜歡這篇文章😊按下列按鈕分享給朋友

在香港的好處,就是中醫資訊比台灣普及,但也同時,錯誤中醫資訊也很普及。
剛剛在家看到電視中說:「白痰就是寒,咳嗽有白痰的話可以用蒸洋蔥」…(還是什麼忘了,反正就是因爲寒所以用溫性的食材)
在家聽了反應特別激動,我對著阿姨說:「誰說白痰就是寒,就是這些資訊誤導人啊,中醫自己都沒學好就媒體散播了,真是的。」
阿姨:「白痰不是寒那是什麼?」
我:「白痰就是寒真的過於簡易化了,你的痰什麼顏色?」
阿姨:「我就是白痰啊!但我真的不是寒。」
(阿姨是實熱體質)
其實白痰跟黃痰可能性都很多,可寒可熱可虛可實,如果依一個白痰來開方就容易開不錯了。(再說,張仲景有說過白痰就用什麼方嗎?張仲景的辨症連痰都不太提到,可見不是辨別虛實寒熱的重點)
真的要說痰的顏色可辨的話,我只會說「綠痰一定是熱或實」,但黃白痰,真的不一定。
請醫師們記起來,辨症沒那麼簡單就能辨出能歸納,他是個很複雜的資料彙整過程,再從細節中找到核心的。要學好中醫開好方,盡量不要把看診簡易化,簡易化的開方方或,病人治癒率就難以提高了。
補充:大阿姨是五苓散體質,五苓散本身就是實證體質的方,所以實熱體質,還是可以有白痰。 當然線上課的學生應該最清楚,課堂上也分析過藥的組成跟臨床表現,這就不多說了。

好喜歡這篇文章😊按下列按鈕分享給朋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