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日志
健康与否,善缘最重要
上回提到来上密集研讨会的学生,治疗面瘫患者,才两碗药就已经好了五六成,后续继续服药,脸部已经可以恢复成可以做鬼脸的状态,只剩一点肌肉绷紧的症状,结果病人还最后选择不吃中药,回去吃西药。
然而最近,突然想到之前一位脑瘤的小朋友,当时刚开始服药理想,后续症状下滑以后,当时怎么开药都不对,最近突然发现,应该是当初前期在进步的处方,只要更改1-2味药,应该就完全适合,当初的瓶颈如果是现在就知道怎么解决了。… Read more
我开方的「3/7原则」
医师学生反应,很多病人初诊来时,都开3天左右的药,以为3天药就会好才是对的(如果病发了1-2天,立即好是可预见的,但病症都超过半年的就别想3天,更何况很多都是长年累积的慢性病?)。当3天后回诊没好转,就会对医师要求很多,
「xxx还没好」,「还是会觉得不舒服」,「要吃多久药」(那要问你啊!你这病症多久了自己说!…要我肯定这样回答),但是我们学生医师都是暖男暖女派,都很温柔,然后一切默默承受,我觉得有必要让大家了解我学生开方的方式。… Read more
不是先解表,再攻里吗?
有些经方底子都知道,病人表证时,先解表,再攻里。但很多人不懂背后的意思。
比如有位亲戚全身四肢水肿、出不了汗、看西医无效也诊断不出病名,觉得是个麻黄加术汤。可是真的看到人,望诊面黄痣多,明显肝有问题,问他会恶心吗?很容易恶心。用麻黄加术汤是麻桂剂解表证的药,可以合小柴胡吗?的确聪明的学生就提到不是要「先解表,再攻里吗?」… Read more
脑瘤,肺腺癌不检查怎么知道?
上回医师班的学生问:「老师,癌症患者要请他们再去检查吗?怎么知道中药治得如何?」
这里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一位脑瘤患者,影响左腿麻,行走不便,平时左腿也会不自觉抽动,每个月经前发作头痛呕吐。… Read more